今天看到一個新聞:蘇打綠官方臉書 6人買票遭詐3萬6千。
內容大約是:藝人的官方臉書網站,罕見的出現詐騙案,歌唱團體蘇打綠,即將在7月份舉辦台北演唱會,但有歌迷向刑事局報案指出,日前在蘇打綠的官方網站上,賣票交換區,跟曾姓賣家買票,這名賣家還傳身分證取信買家,但買家錢匯了之後,只收到A4大小的白紙。
臉書上自稱李珮禎,別名曾玉婷的褐色長髮女子,在網頁上拋售門票,說自己有4張連號票,一張2500元,動作慢了就沒了。長長留言中,還有一名自稱曾子璇的賣家,用LINE傳給買家,身分證和健保卡照片取信對方,但等到收了錢之後,根本沒有把票寄出去,買家收匯了錢沒拿到票,趕緊報警。
歹徒利用歌迷追星心態詐騙,而且罕見在藝人的官方臉書上行騙,刑事局初步懷疑網路賣家曾子璇跟曾玉婷以及李珮禎,疑似三個身分都是同一人,而且疑似盜用別人個資,刑事局建議民眾,不管購買慾望多強烈,還是當面交貨才有保障。(呵呵,我相信如果真有叫這名字的人一定會嘔死,因為爾後只要搜尋,這些名字就會與網路詐騙集團連結在一起!)
會放上這則新聞,主要是因為刑事局的一句話:還是當面交貨才有保障。
真的是這樣嗎?我說的是:刑事局真的只能這樣建議嗎?
現在是網路時代了,直接透過鍵盤按幾個鍵就成交付錢,當然有缺點,容易被騙,就像我家人買panhot洗臉機一樣,拿到貨付錢後才發覺有異,心裡有被騙了的感覺!這時想要退貨,才想到買之前忘了問公司電話,這時只能在交易網頁上找,但是如果找不到賣家資訊就麻煩了!
ps1:設個網站約只要5000元就搞定,不過要到各大媒體放廣告就要花一點時間,費用也從數萬到數十萬不等,而網路上若有負面的壞評價,傳得很快,最多騙個數百位客戶,然後馬上就穿幫了,這樣花錢花時間搞個網站來詐騙真的值得嗎?
ps2:原來這款洗臉機賣299,因為太熱門了,所以變成: NT.399,而且還是最後一天…天哪,不買行嗎?所以已經有2,540,597位朋友關注此商品,已售出 67,851件。
ps3:這些人買東西前都不上網查一下評價嗎?真是無言!
ps4:老師說過,買東西沒有效不叫做被騙,要先檢討自己是不是被「貪」所蒙蔽了,如果是,這就是寶貴的一課,那這些錢就叫做學費!
還是要想辦法解決「貨到不實」的困擾!!
但只是因為想不到方法,刑事局就建議要當面交貨嗎?
當面交貨,就像遠古時代的「以物易物」,當然,這樣似乎比較不容易被騙,但這是我們要的生活嗎?
網路交易,以我的經驗,最重要的就是:信任!
當我的公司夠大,我不會為了賺一些小利而犧牲商譽,因為網路名聲比實體名聲還要難以維護。
試想:你被一個實體店家騙了,你要到那裡申訴?總不會敲鑼打鼓舉紅布條吧!
但若被一個網路賣家騙了,很簡單,就直接po在網路上,如果你還會一些簡單的網路行銷,做些關鍵字seo的話(如負評、詐騙…),馬上,其它的網友就知道這家公司是詐騙集團了,這樣做或許沒辦法拿回你的錢,但至少其它人不會再被騙!
如果每個網路買家願意這麼做,就可以起一個很重要的嚇阻訊息,網路上的商家為了自身的商譽,不會隨便拿自己的信用來開玩笑!
可是,當我的公司不夠大呢?在初期,公司一定是從小做大,那在市場信任度不夠時,怎麼辦?
廣告時間:玄天國際有限公司結合心怡宮的道務發展,為自渡渡人架構更完整的平台!
要解決買方與賣方信任的問題,有一個簡單的方法:第三方支付!
什麼是第三方支付?
第三方支付是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獨立機構,採用與各大銀行簽約的方式,提供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介面的交易支持平臺的網路支付模式。在“第三方支付”模式中,買方選購商品後,使用第三方平臺提供的賬戶進行貨款支付,並由第三方通知賣家貨款到賬、要求發貨;買方收到貨物,並檢驗商品進行確認後,就可以通知第三方付款給賣家,第三方再將款項轉至賣家賬戶上。
不過,有一好沒二好,第三方支付還是有其問題及風險,但這不是本文所探討的!
我只想說:如果政府部門對問題的處理,還是一味採用「圍堵政策」,不好就不用,而不想改進方式,這種因噎廢食的結果只有一個,就是被市場淘汰而已,不是嗎?
留言列表